<P> 在“数码镜头设计原理”的第七章 照象机中,对照相机数码镜头高精度调焦检校仪的平行光管检校,数码镜头光学对准点校正精度,调焦分段计算等,全部在Zemax中模拟进行。下面是关于给定调焦分段的定性分析内容:</P>
<P>例3 调焦合理精度的给定
具体给多大合适,可以在Zemax中给一个考查面,然后将考查面对CCD面离焦,当镜头传函下将5%时,对应的离焦量可定为清晰度法定位光学对准点的精度。
为什么给5%呢?因为光学冷加工和仪校公差允许传函下降15%,在后面公差分析中给了一实例,对七镜系统,以低精度给公差,恰好使系统传函下将15%,而一般情况是以中等精度给公差,这样传函下降不会超出12%,其中含有仪校公差。我们给出5%的离焦公差,不会使系统传函下将超出15%的。另外据网上资料介召“灰度位宽.htm”和“灰度变换.htm”,CCD灰度经过二值化处理,可给出256个灰度等级。至于原CCD可辩认的灰度等级,应不会低于20个等级(即传函下降5%算一个灰度等级,则共可划分成20个)。为了提高20个等级灰度的可识别性,建议高精度调焦检校仪的灰度要经过二值化处理,以括展位宽!
这样用清晰度法定位光学对准点的精度是使传函下降5%
那么如何分段呢?</P>
<P> 我们可以用清晰度法允许的离焦量来划分空间,例如前4mm, MTF=200 lp/mm,镜头最近点总离焦量是:4^2/300=0.0533,离焦0.002时象清析度不变。则需划分0.0533/0.004=14段。我们知道在垂直象面内不同视场的鉴别率允许值是不一样的,同样在深度空间各物距的象的质量要求也不可能一样,因此可以给0.005的离焦量,则需划分0.0533/0.01=6段</P>
由此可见:总离焦量除清晰度法允许离焦量的二倍得到的数,是分段的最大数,允许适当减少分段总数,这要看你对象质的纵向要求。<p></p></P>
<P>
<P> 在以前都是用离焦引起的弥散斑尺寸来划分的,这是因为以前检校仪的传函计算机模拟计算很不容易,但现在在Zemax中可轻易的做到这点。再从客观反应成象质量的角度来看,弥散斑只反应了指定光线对主光线散开程度,它没反应出光能的集中度,而传函不仅反应了集中度,还反应了对背景的对比度。为了能更准确的用象质允许的变化范围来划分调焦段,在此特以实例介召计算机调焦分段的递推法。
。
。
。
</P>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-2-6 15:48:20编辑过]
|